援疆之路显初心 支教之行展风采——记塔城市第一小学援疆教师崔娜娜
崔娜娜,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英语教师,曾被评为沈阳市骨干教师、沈河区骨干教师、沈河区“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区的荣誉,并收录到各类教育专著中。她的优秀课获国家、省、市的认可和推广,多次在中央教育频道和辽宁教育频道播出。24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怀着一颗平凡的教育心,为不平凡的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日暮乡关外,一路牧歌情。当她每次看到有关援疆报道时,她的脑海里总是油然而生一种期盼:如果自己也能去新疆支教,是多么光荣、自豪的一件事情啊!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养,为实现梦想而蓄力。2020年4月,她积极响应国家“万人援疆”号召,经过27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新疆塔城市第一小学支教。学校根据她的工作经验以及教学特点,安排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并承担英语组的教研工作。2020年9月,她被评为塔城市最美援疆教师。
日暮乡关外,一路牧歌情。当她每次看到有关援疆报道时,她的脑海里总是油然而生一种期盼:如果自己也能去新疆支教,是多么光荣、自豪的一件事情啊!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强化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养,为实现梦想而蓄力。2020年4月,她积极响应国家“万人援疆”号召,经过27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新疆塔城市第一小学支教。学校根据她的工作经验以及教学特点,安排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并承担英语组的教研工作。2020年9月,她被评为塔城市最美援疆教师。
潜心致力促教研,提升师能塑新念
自支教工作以来,她结合受援学校教学衔接方案以及英语学科的实施策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补学和新学有效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引领英语组“以书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向。通过听课研讨、分层指导,让老师们在复习、新授、课程衔接、评价等教学环节中重点更突出、目标更明晰、理念更新颖。
她在组内积极引领教研,提倡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理念。截至目前,她共听80余节课,覆盖学校所有英语教师,并对每一节课进行详细的点评和指导。通过现场指导,她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力求教学更高效。她指导特岗新教师杨俐娜的优秀课,受到所有听课领导以及教师的好评,她的全方位评课,也得到市名师王长荣老师的高度认可,并诚挚地邀请她到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做教学讲座。她指导张莉老师的示范课,在塔城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其中的教学设计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赞扬。
在学校的青蓝工程中,崔娜娜老师同张爽、陈群乐老师结为师徒。在结对仪式上,她代表师傅们表决心:相信在师傅的带领下,徒弟定会成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为塔城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这一年来,她亦师亦友,与徒弟携手共进。每次都为徒弟们的教学设计提出有见地、有高度、有创新的业务指导。其中,张爽老师参加塔城市教科局举办视频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她在组内积极引领教研,提倡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理念。截至目前,她共听80余节课,覆盖学校所有英语教师,并对每一节课进行详细的点评和指导。通过现场指导,她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力求教学更高效。她指导特岗新教师杨俐娜的优秀课,受到所有听课领导以及教师的好评,她的全方位评课,也得到市名师王长荣老师的高度认可,并诚挚地邀请她到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做教学讲座。她指导张莉老师的示范课,在塔城市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其中的教学设计得到所有评委的一致赞扬。
在学校的青蓝工程中,崔娜娜老师同张爽、陈群乐老师结为师徒。在结对仪式上,她代表师傅们表决心:相信在师傅的带领下,徒弟定会成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为塔城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这一年来,她亦师亦友,与徒弟携手共进。每次都为徒弟们的教学设计提出有见地、有高度、有创新的业务指导。其中,张爽老师参加塔城市教科局举办视频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以身示范、以教促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力体现。由于英语组教师年龄比较小,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此英语教学水平不高。她乐于接受并随时欢迎学校领导和全组英语教师推门观摩。一年来,她共上推门课40余节、观摩示范课28节,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直观的展示给年轻的英语教师。每一节示范课,她都高度认真对待。她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和教参,精心制作详细而实用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力求每一节课都达到最好的效果,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组内老师经常这样评价崔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缜密精彩,教学课件生动实用,板书设计恰当合理,授课语言精简干练。这些都是她对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的反复推敲、琢磨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成果。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提高当地教学质量,是她肩上的艰巨责任。她常说:要为民生而教书,为师能而进修,为师职而研究,为师德而奉献,以心换取心,以爱赢得爱,让爱的光芒照进塔城莘莘学子的心田。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她经常工作到后半夜。她每天晚上都要在英语朗读群里听学生的课文朗读,第二天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和语调。暑假期间,她每天坚持带领学生背好每课时的单词和句型,带领学生预习好每课时的知识点。每一次的听写、每一天的作业、每一课的朗读以及每一个知识点的预习,都被她记录在自己设计的班级个人纪实本上,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她每一次鼓励学生时,总会有学生对她说:“老师,您真好!像妈妈一样好!”当她苦口婆心的纠正学生错误时,学生们都会坚定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记住您的话!”她就这样通过言传身教熏陶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用少年梦传承中国梦。
(编辑:今日辽宁5)
下一篇:援疆队员石榴画作展现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