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专家观展活动在沈阳博物馆成功举办
7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文物局、沈阳市文博中心承办的“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专家观展活动在沈阳博物馆成功举办。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等领导及来自全国的文博同仁、专家共同出席此次活动。
沈阳市文博中心党委书记孙晓钟主持观展活动。沈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向与会领导专家致欢迎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辉发表讲话。沈阳市文博中心策展及布展负责人介绍了“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览内容、艺术设计以及配套宣传活动等。听取集中汇报后,与会领导、专家到展厅观展、深入交流。
沈阳市文博中心党委书记孙晓钟主持观展活动。沈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克斌向与会领导专家致欢迎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辉发表讲话。沈阳市文博中心策展及布展负责人介绍了“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览内容、艺术设计以及配套宣传活动等。听取集中汇报后,与会领导、专家到展厅观展、深入交流。
下午,与会领导、专家围绕举办“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览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展览设计特点、展览宣传及配套活动组织等方面发表意见建议。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李声能主持会议。会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发言,对展览的策展立意、叙事思路、学术研究、展陈效果、社会反响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如何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强化博物馆教育与研究功能,更好地开展观众互动、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李学良表示,本次展览作为一个定调展览,与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非常切合,符合活动定位。本次展览是一个对比展,虽然两种文化不是同一空间,同一时代,但都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是在不同文化中找同质,思路新颖。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耀申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影响深远、非常成功的展览,从主题、逻辑、叙事、宣传、形式设计等方面都很成功。在展出一个月内,观看人数已达到10万人次,掀起一阵文化热潮,不管是从专业学术还是展览效果上,都是个巨大提升,具有创新性。展览回应了当下增强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期许。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表示,本次展览的策展立意站位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展览将主要内涵充分展示。形式设计上充分发掘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有特色的元素,作为展陈设计的符号和代表;色彩运用上,红绿蓝的使用不仅给观众一种引导性,还有效将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整体空间布局,简约不简单,透明展墙的使用增加了纵深感,值得推广;展出文物的固定方式很有创新,非常注重文物安全。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立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具有非凡学术想象力的展览,在一个空间内实现南北两个文明的对话,一是展现难度大,二是要具有想象力,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中华文化的起源在黄河流域,本次展览中的西辽河流域和环太湖流域的文化,会促使观众进一步思考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利用博物馆语言,将抽象的中华文明概念具象化,使观众能够在一个空间内直观感受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晖表示,本次展览能够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重点推介项目,说明展览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展览很注重细节,利用多种形式的辅助手段进行展示,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馆长吕芹表示,短短三个月的策划时间能有如此规模的展览实属不易,整体的设计思路、展陈手段、场景与观众的融合度很高,还有很多故事解读。自媒体上普通观众对本次展览的评价很高,这也说明本次展览的普及度比较高。
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刘宁表示,本次展览真正做到了“小投入,大效果”,体现了节俭办展的思想。不管是内容设计、形式设计还是展线上的观展体验都很顺畅,展厅布局的小问题被完美规避,对比的颜色运用非常巧妙,也很成功。新增40多处语音导览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次展览。
最后,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展览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理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文物实证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引导公众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文明起源的生动展示,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成果,深刻揭示以红山、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之初的丰富内涵和雄浑气象,特别是关于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三是文物展览的创新表达,展览以“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为主题,以“知所从来”、“何以所在”、“方明所去”为叙事轴线,贯穿“孕育”、“绽放”、“传承”三部分,从生业、营建、治理、思想四个维度(即生产发展、阶级分化、国家出现、礼制形成),将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进行解构和对比,剖析其中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展现中华文明形成机制、形态及特质,探究红山、良渚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今日中国的塑造,总体实现了最初设计的“文明高度”、“中国特征”、“文化传承”的展览目标。本次“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观展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华文明的展示、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李学良表示,本次展览作为一个定调展览,与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非常切合,符合活动定位。本次展览是一个对比展,虽然两种文化不是同一空间,同一时代,但都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是在不同文化中找同质,思路新颖。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耀申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影响深远、非常成功的展览,从主题、逻辑、叙事、宣传、形式设计等方面都很成功。在展出一个月内,观看人数已达到10万人次,掀起一阵文化热潮,不管是从专业学术还是展览效果上,都是个巨大提升,具有创新性。展览回应了当下增强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期许。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表示,本次展览的策展立意站位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展览将主要内涵充分展示。形式设计上充分发掘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有特色的元素,作为展陈设计的符号和代表;色彩运用上,红绿蓝的使用不仅给观众一种引导性,还有效将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整体空间布局,简约不简单,透明展墙的使用增加了纵深感,值得推广;展出文物的固定方式很有创新,非常注重文物安全。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立表示,本次展览是一个具有非凡学术想象力的展览,在一个空间内实现南北两个文明的对话,一是展现难度大,二是要具有想象力,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中华文化的起源在黄河流域,本次展览中的西辽河流域和环太湖流域的文化,会促使观众进一步思考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利用博物馆语言,将抽象的中华文明概念具象化,使观众能够在一个空间内直观感受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晖表示,本次展览能够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重点推介项目,说明展览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展览很注重细节,利用多种形式的辅助手段进行展示,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馆长吕芹表示,短短三个月的策划时间能有如此规模的展览实属不易,整体的设计思路、展陈手段、场景与观众的融合度很高,还有很多故事解读。自媒体上普通观众对本次展览的评价很高,这也说明本次展览的普及度比较高。
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刘宁表示,本次展览真正做到了“小投入,大效果”,体现了节俭办展的思想。不管是内容设计、形式设计还是展线上的观展体验都很顺畅,展厅布局的小问题被完美规避,对比的颜色运用非常巧妙,也很成功。新增40多处语音导览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次展览。
最后,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展览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文化传承的理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文物实证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引导公众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二是文明起源的生动展示,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成果,深刻揭示以红山、良渚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之初的丰富内涵和雄浑气象,特别是关于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三是文物展览的创新表达,展览以“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为主题,以“知所从来”、“何以所在”、“方明所去”为叙事轴线,贯穿“孕育”、“绽放”、“传承”三部分,从生业、营建、治理、思想四个维度(即生产发展、阶级分化、国家出现、礼制形成),将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进行解构和对比,剖析其中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展现中华文明形成机制、形态及特质,探究红山、良渚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今日中国的塑造,总体实现了最初设计的“文明高度”、“中国特征”、“文化传承”的展览目标。本次“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观展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华文明的展示、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主题展览,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的重点推介项目,是沈阳市文旅广电局及沈阳市文博中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伴着观展来旅游”已经成为推动新时期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相信,将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众为了这个展奔赴沈阳,在感受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壮丽与辉煌的同时,深度了解沈阳厚重历史文化、多彩民俗文化、秀美山水风光,感受沈阳人的“宠客”热情。
(编辑:今日辽宁5)
最新文章
-
“奋斗的足迹——沈
2025年4月29日,“奋斗的足迹——......
-
本溪景区“组团”来
4月27日-28日,由本溪市枫都文旅集......
-
春韵沈城戏相逢,五一
这个五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
-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4月22日上午,由沈阳市文旅局联合......
-
“机票一站通 免费游
2025年3月18日下午,“机票一站通......
推荐文章
-
“奋斗的足迹——沈
2025年4月29日,“奋斗的足迹——......
-
本溪景区“组团”来
4月27日-28日,由本溪市枫都文旅集......
-
春韵沈城戏相逢,五一
这个五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
-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4月22日上午,由沈阳市文旅局联合......
-
“机票一站通 免费游
2025年3月18日下午,“机票一站通......
热门文章
-
“奋斗的足迹——沈
2025年4月29日,“奋斗的足迹——......
-
本溪景区“组团”来
4月27日-28日,由本溪市枫都文旅集......
-
春韵沈城戏相逢,五一
这个五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
-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4月22日上午,由沈阳市文旅局联合......
-
“机票一站通 免费游
2025年3月18日下午,“机票一站通......